
编者按: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基本单元,是强化基层治理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、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要载体和抓手。而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中坚力量,他们扎根社区、扎根基层,通过挖掘居民实际需求,精准落实惠民政策,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家里、邻里、心里。 我们将聚焦锦南社工日常,陆续推出“锦南社工故事”系列宣传。本期主人公是锦溪社区社工徐梁红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讲述的一线故事。 6楼和拄拐杖的大伯 “小王书记,在不在?” “傅大伯,您来啦,快请坐。有什么事打个电话来,我们会上门的。” “小王书记,我今天是特意来感谢你们的。真的,要不是有你们社区,我们电梯装不成。” “大伯,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,您喝杯热茶。” 依稀记得10个月前的一天,傅大伯也像今天这样,一个人拄着拐杖来到了社区。不同的是,那天他满目愁容,“王书记,你说说看,现在怎么办?我这把老骨头,6楼爬上爬下哪里吃得消,就是想装个电梯,他们七嘴八舌好几个反对的,你说说看,我该怎么办?” 
“大伯,您别急,先喝杯茶。你们想装电梯的事我已经听社会组织的马主任提起了,马主任和我想法一致,这是件好事,既能方便大家出行,也是响应政府的号召。这几天我们在咨询政策,了解了详细的流程和补助事项,也实地考察学习了杭州几起加装电梯的实例,而且政府会给予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部分资金补助,这能减轻不少居民的负担。” 听到这里,傅大伯点了点头,眉头舒展了些。“大伯,现在最主要的是要做好这些居民的工作,我们社区会来牵头,但只有大家共同参与,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。” “小王书记,听你这么说,我心就放下了一半了。那我现在回去会去多和老邻居们沟通沟通,做做他们的工作。” “这都是应该的。我送您回去,刚好去找业委会和物业沟通下,要聚拢几方力量一起来做这件事。” 五社联动,积极寻找一个平衡 “莫经理、陈主任,现在2幢有居民想要装电梯的意愿很强烈,而且从实际出发确实也很需要这台电梯,但是要做通12户业主都同意难度很大。我想用‘五社联动’的机制来做,社会组织的马主任、我们社区、还有社工,加上你们物业和业委会,2幢里还有两个热心志愿者,由我们组成加装电梯的工作专班,一起来做好这次动员工作。” 傅大伯对门住的是一家三口,孩子正上小学。“我们不装的,每天爬爬楼梯还能锻炼身体,说不定过几年我们就卖了。”小李拒绝地说道。“是挺好的,不过小李你想过没,现在临安的二手房市场并不景气,很多人在购房的时候也会考虑电梯这个问题。如果装了电梯,转卖的时候也能有个好价钱,还更好卖不是。碧桂苑就有个这样的事,电梯加装后,房价上涨了3000一个平方。” 
“我们没钱,而且老家也有房子,以后老了就住回去。”“周大哥,我们能理解,你别太担心,现在政府的政策好,对我们小区这样的加装电梯会有资金补助......” 4楼的小张坚决反对,“小张,我知道你的想法,但每个人都会老去,等像傅大伯这样一大把年纪,就吃不消爬了。听说你丈母娘出院不久,现在在每天来给你们接送孩子,爬上爬下也是不容易的......” 就这样,采用个别化原则,逐户上门,多次拜访,利用倾听、例子使用、政策引导、同理心等沟通技巧,逐步化解大家的担忧。 
一波三折,终于电梯在22年6月份正式开始施工,现已竣工,等待验收交付使用,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。小王书记说:“社区工作就是把百姓的‘鸡毛蒜皮’当作‘头等大事’,我们要用真诚和专业帮助居民共同参与解决问题,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,培养他们自助、互助与自决的精神,提升居民自治的能力与意识,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幸福社区。” (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)
|